張家界概況
“大庸”由來
【“大庸”由來】 大庸之名,宋代前文獻無征。明代所修有關州、府、縣志亦無考證。至清道光《永定縣志·關隘》始有解釋。茲載三說:一是大庸之名,源于大溶(庸)溪(今永定區(qū)大溶溪),縣以溪名。今查大庸作為地名,最早見于元至治元年(1321年)有“大庸口”出現(xiàn)(注:大庸口乃大溶溪入澧水之口,即今小河坎下大庸坪)。清道光《永定縣志·金石》載:劉國道鑄造的靈順祠鐘,上鐫“大元荊湖北道澧州路慈姑山十三都大庸口”等字祥。元末明初,慈利安撫使覃垕(土家族首領,元末農(nóng)民起義軍陳友諒部)起兵反抗朱元璋,震動朝廷,朱元璋派湖廣平章楊璟進剿。時常德衛(wèi)指揮黃常率兵追璨至今永順羊峰山,筑排柵城防守,設羊山衛(wèi)。覃垕退入溪峒,成相持狀態(tài)。因楊璟急功逐利,以致?lián)p兵折將。朱元璋十分氣憤,諭楊璟云:“爾違吾言而妄動,不能平賊,既已失矣,又中詭計,陷爾之部將,爾之智略何在?……”一面責成楊璟加緊圍剿,限日月平定;一面詔黃常至南京問方略和當?shù)匦蝿荨|S常奏:“羊山衛(wèi),遠離澧水,運糧餉險遠,攻守均不利,請遷羊山衛(wèi)城于澧水邊。”朱元璋權衡利弊,批準遷移衛(wèi)城。黃遂擇大溶溪之陽建衛(wèi)城,更羊山衛(wèi)為大庸衛(wèi)。故清道光《永定縣志·關隘》:“改衛(wèi)名大庸者,或以大庸溪之近。”柯昌泗《今縣釋名》說:“臨庸水之陽,名日大庸”。這是公認的解釋。二是據(jù)清道光《永定縣志,隘》載:“庸,國名。左傳文公十六年,楚滅庸。”(注:庸國系戰(zhàn)國時楚之小國,在今湖北竹山縣)查左傳文公十六年(前611年)楚國大饑,庸國乘機率群蠻叛楚,聯(lián)合今湖南芷江、沅陵以北的濮人(注:史稱江漢之濮,居楚國附近)集結(jié)在今湖北枝城一帶,擬攻楚國。楚王大恐,召集群臣,商議對策。有主張立即遷都,有主張出擊,持出擊者日:“圍攻楚國之濮人,在庸國率領下,以為楚國饑荒,軍無糧草,無力打仗,故乘虛攻楚。楚若遷都,濮人以為楚國害怕,必來攻楚。若出兵攻擊,濮人必懼而歸。因.濮夷無屯聚,見難則散歸。’濮夷離居,將各走其邑,誰暇謀人。”經(jīng)過辨論,楚遂決定聯(lián)合秦人、巴人合擊庸國。庸國既滅,庸人向西南逃亡,至本境溪河兩岸定居,他們懷念故國,遂將定居地溪河命名為大庸溪?;蛘哂箛杂篂樾?,命地名為大庸(溶)溪。湖南省社科院何光岳亦著文認為:今鄂西鶴峰原名溶美,以及大溶溪,永順長官區(qū)的施溶溪,這些“溶”字的來歷,亦與庸人逃亡定居的路線有關。三是據(jù)《史記·楚世家集解》說:“祝,大也。融,庸音同,古通用。”祝融即大庸”。(祝融,是上古時代傳說人物,系顓頊高陽氏一支,三苗集團首領之一,被奉為‘火神’,活動于今河南鄭州等地,后因失職南遷,降居長江以南。)大庸即祝融,說明境內(nèi)古老先民系祝融的一支,故大庸一名亦有懷念先祖之意。以上幾說,一并記入,以資參照。 |
免責聲明: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,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編輯或轉(zhuǎn)載稿件,內(nèi)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(nèi)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(nèi)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(nèi)容。
- 推薦信息
- 熱門信息
-
- 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現(xiàn)狀 [1791]
- “大庸”由來 [701]
- 武陵源被列入《世界遺產(chǎn)名錄》 [612]
- 面積 [498]
- 朱镕基總理講話 [445]
- 人口 [396]
- 張家界 [323]
- 建置沿革 [317]
- 江澤民總書記題詞 [307]
- 國際森林保護節(jié) [228]